當代

本文以「知識開放取用」(Open Access to Knowledge) 的角度,檢視報導在新冠病毒全球大傳染當下,公共衛生資訊以及疫情基本資料的取得和使用議題。同時強調共同研究設施以及資料互惠使用的重要,以及研究機構在建置維護數位儲存庫的任務,最後介紹中央研究院在推展知識開放取用的一些工作。

本文介紹五部以疫病為主題的文學作品,時間橫跨14到20世紀,作家分別來自義大利、英國、美國、法國、葡萄牙。由於處理的題材是不時橫空出現的疫情,有些基本模式可循。如瘟疫在大眾渾然不覺時突然降臨,讓人措手不及;疫情蔓延迅速,無孔不入,防不勝防,以致人心惶惶,整個社會陷入恐慌;官方反應遲鈍或有意遮掩,在訊息不明的情況下,謠言流竄,迷信盛行,人人自求多福;富人與窮人的資源懸殊,災難時益發凸顯出貧富差距;檢疫與禁制,隔離與封鎖,使得疫區成為人性試煉場,彰顯了人的怯懦與英勇,以及身心靈的禁錮與自由……

有一件事可能會令讀者覺得意外:雖然美國疾病管理局在今年(2020年)4月3日便改變立場鼓勵美國民眾配戴防疫口罩,八個月後的今日他們對於口罩的看法仍然與我們有著相當大的距離,直到此刻美國疾病管理局仍堅定主張,全民戴口罩的主要目的是保護他人,其次才是保護佩戴者自己(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20)。臺灣與美國的口罩文化為何有這麼大的差異?這個差異對於全球抗疫又有什麼意義與價值?

武漢肺炎2020年1月爆發以來(最早可溯自去年,故名COVID-19),至12月31日止全球已有超過八千七百萬人確診、一百八十萬人死亡。臺灣鄰近疫情源頭,中國疫情一爆發,國人立即如履薄冰。而且SARS的經驗不遠,武漢應對疫情的慌亂反應,更加深國人的憂慮與緊張。也因為國人的警覺與重視,對武漢病毒的紀錄很早開始,而且一路下來有豐富的累積。這篇文章主要分成兩部分:國人對於防疫經驗的紀錄,並提供本人作為醫學史、世界史學者的訪談與紀錄。

我國政府能夠成功防止COVID-19於境內擴散,在於疫情訊息的高度透明化,建立了民眾對於政府防疫政策的信任,而且願意遵守防疫措施,從而降低疫情進一步擴大的可能性。本文透過分析於2020年12月針對臺灣民眾所進行的網路民調,發現民眾對於疫情訊息透明度的評估,有助於民眾降低對於自身染病風險的評估,同時也提升民眾對於政府防疫成果的評價和滿意度。此外,它國疫情的透明程度,也會影響我國民眾對於防疫成效的評價,甚至是左右我國民眾是否支持對其開放旅遊禁令的因素之一。從我國的經驗可以得知,疫情訊息的高度透明度,可以提升政府防疫政策的成效和滿意度。

COVID-19是近代史上,影響人類生活最為劇烈的一場瘟疫,對世界各國不論在生命安全、醫療體系、政治、社會與經濟等面向都產生巨大的衝擊。如何在經濟損失(要錢?)與生命流逝(要命?)上做出權衡,是各國人民與政府的困難課題。在這篇文章裡將從經濟學的觀點去看這次疫情帶來的影響,以臺灣與美國這兩個極端的例子探討以下幾個議題:疫情對總體經濟、家戶消費與勞動市場的影響;各類經濟紓困方案的效果;最後,探討疫情衝擊後,新的經濟模式的可能樣貌。

2020年的世界充滿了寓言(fable)的歷史既視感(Déjà vu)。「寓言」之所以流傳後世,甚至跨越文化邊界仍能引起共鳴,正是因為其彰顯了人性善惡與社會本質。如果說「狼來了」與「替罪羊」是COVID-19恐慌下臺灣社會出現的新版寓言,我們得以從中獲得的思考或道德訓示是什麼?

本文討論的便是自2020年1月開始,臺灣在新型冠狀病毒恐慌下的集體反應,如何造成制度性的污名現象。一方面,這些集體反應具有如「狼來了」般地重複性;另一方面,在重複地警戒反應下,「狼沒來」,而輿論仍持續發現新的懷疑對象,反向合理化高喊「狼來了」的警戒,甚至從不確定的狼轉移到特定的「替罪羊」。

一如防疫指揮官陳時中部長所言,他於2020年9月4日出席「2020臺灣國際人權影展」開幕式時,談及我國疫情控制期間對於人權的損害,並提問「把所有可能的人都標示出來、把他們移開來,我們好像就安全了」是否真的對防疫有效?他在呼籲深刻省思之際,也強調「放棄人權,我們會喪失更多。」(葉冠吟,2020;許文貞、鄧博仁,2020)由此關注出發,我們可以思考:2020年,在臺灣的防疫治理中,社會付出了什麼人權代價?我們是否願意讓這些代價成為有益於未來社會的寓言訓示?

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肺炎,擴散迅速,截至2020年底為止,全球確診數已近一億人,亦有百萬人染病死亡。面對如此快速散播且嚴重的新型傳染疾病,除了治療及追蹤病例,世界各國政府紛紛要求人們在家工作、減少接觸以緩和病毒傳播的速度,居家隔離甚至封城、鎖國,都成為各國政府應對病毒擴散不得已的政策。

防疫時期的政策措施與社會緊張氣氛必然會對個人社會互動有顯著的影響,同時在各國不同的管制措施下,人們也都面臨到生命安全和個人自由兩種價值觀的碰撞。本研究試圖從臺灣出發,克服語言障礙,以12種語言向世界收問卷,透過全球網路問卷調查追蹤,分析世界各地人民在新冠肺炎流行的不同時期時,各種社會行為面向上的跨時期改變,並做出針對不同國家或地區以及不同隔離狀態的分析比較。

2020年COVID-19疫情帶來全球性的衝擊,首當其衝的正是暴露在高風險的一線醫護人員。本文透過2020年8月筆者協助科技部主辦「記疫培力工作坊」醫護人員教育訓練的培力過程,陸續收集28位醫護人員的口述史與生命史,透過敘事分析臺灣臨床醫護人員如何面對COVID-19的污名、心理壓力、醫療系統的風險與病毒的死亡威脅。

2020年2月6日,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衛福部疾管署)接獲日本衛生主管機關通知,一周前停靠於基隆港的鑽石公主號郵輪(Diamond Princess Cruise)上爆發新冠肺炎大量感染。疾管署隨即透過數位疫調掌握了鑽石公主號郵輪乘客的移動路線及可能的接觸者,以「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系統」發送警報簡訊到可能接觸者的手機,也以警訊通知,提醒在1月31日曾前往北臺灣逾30處景點的民眾自主健康管理至2月14日。

本文以下試從「事實」與「規範」的角度切入,一方面呈現政府部門如何掌控人民「數位足跡」(digital footprints)的實況與面向,展示智慧防疫下的「疫情熱點」(epidemic hotspots);另方面分析這些措施是否越過人權保障的紅線、法律可以扮演何種角色,以及在面對「智慧政府」的「數位防疫」時,我們可以有哪些觀察視角與思考觀點。

頁面

訂閱 RSS - 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