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類】抗疫單位或機構自己的紀錄
- 上銀科技公司拍攝紀錄片《創罩奇蹟》,記載臺灣工具機及零件公會成員完成60部口罩機的脈絡。
- 衛福部架設《抗疫關鍵決策網》,將臺灣的抗疫政策、國外媒體報導等,分類呈現在網站上。
- 衛福部疫管署監制《我們—守護臺灣 COVID-19 防疫一週年記錄片》,描述臺灣的公共衛生部門在防疫裡扮演的關鍵工作。
- 後勤指揮部,《罩護:後備口罩國家隊》特刊,《罩護:後備支援口罩作業記錄影片》,以及刊物《青溪》(553期,109年上半年),《後備之光》(554期,109年下半年)。
- 衛福部、Discovery頻道、三立電視臺合作拍攝抗疫紀錄片《臺灣戰疫全紀錄》,共三集。
- 紡織所出版,經濟部工業局發行的《口罩邦》記載口罩國家隊從政策決定到落實產能的過程。
- 行政院拍攝《關鍵 33 天,為台灣守住一整年》。
【第2類】媒體報導,及媒體人的紀錄
- 華視新聞雜誌《疫戰:2020臺灣防疫全記錄》第一集、第二集。
- 黃光芹,《戰疫:鐵人部長陳時中與臺灣抗疫英雄們》(時報出版,2020)。
- 中央通訊社,《百年大疫:COVID-19疫情全紀錄》(臺北印刻,2020)收集中央通訊社到疫情開始到8 月初為止對國內外疫情的報導。
【第3類】防疫第一線人員自己的紀錄
- 一位婦產科醫師記錄自己為確診產婦接生及隨後擔心染疫的經驗(原載Lu Yu-Chien臉書)
- 阿姆斯壯藥局的負責人在臉書上記述口罩實名制的經驗。
- 另一位藥師的臉書紀錄
- 科技部人文司於今年四月開始進行專題計畫「記疫」,由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的林文源教授作為總主持人。此計畫在全國各地開設培力工作坊,教導醫護人員或是一般民眾撰寫自己防疫的經驗或心得。此網站另外搜集專家學者在報章雜誌的評論,並邀請專家學者對於疫情及後疫情時代的許多面向做演講,並將演講內容放在網站上。
- 臺南的臺灣歷史博物館的展覽籌備計畫,請醫護人員或民眾將防疫相關的文物(如口罩、相關公告、標語、防疫手冊、工作日誌、體溫登記表等,甚至各種體溫測量工具)等,捐贈給博物館。
【第4類】病患或民眾自己的紀錄
- Youtuber Rita Chao(RiRi Chao),從西班牙回國時確診入院,紀錄自己的住院經驗。
- 林子瑜於「記疫」分享的〈疫情回憶〉,回憶疫情剛起時,作者家人到韓國旅遊,卻面臨疫情在韓國惡化的經歷。
【第5類】學者訪談
新聞報導一般有字數的限制,長篇深入的調查性報導在臺灣很少(黃光芹的《戰疫》是少有的例外之一)。而且這一類媒體的報導多由社會記者負責,風格接近社會事件報導,常把焦點放在聳動的情節或人物,風格則有獵奇的傾向。網路貼文則輕薄短小,雖然也有專業人士在臉書或其他社交媒體深入記敘自己的經歷,不過常偏於個人的視角。至於參與的人員(或單位)自行拍攝的記錄片,終究也有主題及長度限制,而且通常以最後的成功作為主題,過程的曲折,因為各種顧慮,而有所省略。《口罩邦》一書,則是難得的例外,用充分的篇幅,深入說明口罩國家隊組成及運作的方式。有鑒於武漢肺炎在醫學史及世界史上的重要性,由醫學史學者親自紀錄分析臺灣抗疫的紀錄實有必要。例如我們透過訪問口罩國家隊決策、生產、配送、銷售各環節。而衛福部網頁的《抗疫關鍵決策網》雖為防疫措施的時間點做了很好的定位,但我們也需更進一步探求過程及運作的實況。完整與深入的紀錄,可以作為其他國家或臺灣下次抗疫的參考。
以下節錄自筆者與助理的訪談與研究。
◎60臺口罩機是這樣煉成的
第一步:公文快跑
行政院秘書長在2020年2月5日上午召開會議,委託兩家國內廠商生產組裝60部口罩機,經濟部當天就要想出合法的方式,並且完成公文程序,給行政院長批准。這裡面工業局的員工居功厥偉。
第二步:招標來不及,就用徵用的吧
直接指定廠商有圖利廠商的顧慮,一般的政府採購法並不允許。一般招標採購的程序又緩不濟急。所以政府依「傳染病防治法」出面「徵用」這兩家廠商生產的設備,並給予補償的方式。接著口罩製造廠自政府手中「接收」每部價值300萬的機器,便會被「委託」製照120萬個口罩繳交政府(即每個成本2.5元)。
◎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帶領的口罩戰情室
紡織所在口罩生產的過程中扮演了承上啟下的角色,它在每個口罩生產廠商都派出一名駐點人員,以確保:
- 產能可以如期如質開出。
- 透過 Line 群組聯繫,每天兩次更新產量等報表,提供經濟部部長每天兩次緊急會議上所需的管理數字。
- 每日配合警方及郵局點收,確定口罩生產數目,確由郵局上收。
- 確認各廠商需要支援的國軍人力,上傳給後勤指揮部。
- 紀錄上傳個別廠商帳務,再由紡織所統一報支,送衛福部做撥款的依據。
◎郵局的口罩派送流程
每天七八點後衛福部彙整派送清單→郵政總局→各縣市郵局(新北市因為幅員廣大,有兩個投遞局)→各鄉(鎮、區)郵局、當晚規劃口罩路線→隔天郵差開始投遞口罩
郵局配送的藥局名單每天都不同(藥局輪休),每家每天的數量也有不同(如前一天剩餘),加上有些郵局口罩和一般郵件一起投遞,所以口罩投遞的準備配合一般郵件的投遞時間及路線,有些則將口罩投遞獨立出來,口罩實名制的藥局則會將領取口罩的時間錯開,這些都需要特別規劃。
◎你不知道的郵局秘密工作:上收和暫存口罩
所謂「上收」,是指口罩從生產工廠往上徵收。但是口罩離開工廠之後,並不是統一上繳到行政院或衛福部的分配中心,而是由郵局將每家廠商每天生產的數十萬的口罩,收集到了北、中、南的郵務中心,視第二天各地的需求量,分送給各縣市郵局,再依第二天的投送數量分派出去。
綜合這一年來臺灣社會的疫情的記錄,可以歸納出幾點特色:
- 因為疫期長,在疫情結束之前,已有很多的報導甚至回顧。
- 文字、照片、圖卡與影音記載都有,圖卡及影像尤其豐富。參與抗疫的個人與機構、甚至是確診病患,都有人親自提供記錄文字或影像紀錄。
- 網路(特別是社交媒體)的出現使抗疫參與者的自行書寫變得容易傳播,所以數量和質量都很可觀。科技部人文司的《記疫》計畫鼓勵並訓練醫護人員自行書寫,並上傳自己的抗疫經驗,也是新的努力。
- 政府的防疫溝通大量運用 Facebook、Line、YouTube。而且圖卡、影片等memes (中譯迷因)變成說明的主流媒介,也使得歷史學者必須重視這種媒介。
- 臺南的臺灣歷史博物館發起民眾捐贈防疫文物 (artifacts),則是在文字、影音之外拓展了另一個紀錄的重要層面。
- 媒體人或機構防疫的紀錄主要分成兩波。第一波對應臺灣的解封,在六月底、七月初出版或播出,如黃光芹的《戰疫》,華視新聞雜誌兩集的特輯,反映的是臺灣抗疫最辛苦的階段。另一個高峰是年底。三立、Discovery的紀錄片,疾管署的紀錄片,《口罩邦》等書籍,則是國外疫情延燒時,臺灣回顧自己抗疫的成就。
原本此計劃還希望幫防疫指揮中心留下完整的防疫政策及過程的紀錄,但時機還未成熟。我們也未親自訪問藥師。不過前述的《我們—守護臺灣 COVID-19 防疫一週年記錄片》,以及藥師的臉書影片,基本上已補充不足。在疫情結束之前,這個紀錄還不會終止。
延伸閱讀
- 黃光芹,《戰疫:鐵人部長陳時中與台灣抗疫英雄們》(時報出版,2020)。
- 中央通訊社,《百年大疫:COVID-19疫情全紀錄》(台北印刻,2020).
- 《口罩邦》,(商周出版, 2020)
- 《創罩奇蹟》,上銀科技公司,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XObRPUa16I。
- 《罩福》: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LVMxFd26yj6gaJFjfqDte8H3i0691114/view。
- 《疫戰:2020台灣防疫全記錄》,華視新聞雜誌,共兩集,2020年6月26日,7月3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4AgQBmCKM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7fjmr38iQE。
- 《台灣戰疫全紀錄》,三立新聞台, 2020 年12月20、27日。Discovery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GdZFCm12N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5vqumPdRS8
- 《我們—守護台灣 COVID-19 防疫一週年記錄片》,疾管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HSKtyfqGJU)。
- 《抗疫關鍵決策網》(https://covid19.mohw.gov.tw/ch/mp-205.html)
- 《記疫》,https://covid19.nc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