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ng Museum Collections around COVID-19 and Hunger
In the past year, COVID-19 has made the chronic problem of food insecur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one of the defining experiences of the pandemic. Hunger and response to it, then, are as fundamental to the history of the pandemic as the lives lost—a history Americans are already documenting and telling. Almost as soon as COVID-19 emerged in the United States, museums and archives began collecting objects, documents, and digital materials so that people in the future, and we ourselves, can make sense of Americans’ experiences during the pandemic.
衛生、身體史與身份認同:以民國時期的肺結核與衛生餐台為例
我們怎麼理解疾病、使用器具與習慣養成,這些行為都不只單純關乎健康,同時還深刻涉及到自我認同、群己界線和社會關係。口罩、衛生餐檯到個人杯,看似尋常的生活用具,恰恰乘載了社會偏好的價值意涵。在日復一日的使用裡,穿透入我們的身體感覺,自然而然建構出衛生/不衛生、文明/不文明的標準,甚至區辨出群己差異。
國家主權與顯微鏡:滿州鼠疫的遏制(1910-1911)
2020年1月23日,中國採取史無前例的激烈手段控管新冠肺炎,全面封鎖人口超過千萬的武漢市之後,許多公衛專家、歷史學者、與社會大眾都開始注意到一個百年前的類似經驗:滿洲鼠疫。
以公共痰盂為傲?香港、紐約與上海的反吐痰運動
本文由華人社會中的第一個反吐痰爭議(香港,1907 至 1909 年)出發,一方面追溯啟發它的源頭,紐約市衛生局自 1890
年代所發起的反吐痰運動,另一方面向下延伸至 1930 年代上海發起的反吐痰運動。
陪我們長大的《格理弗遊記》真相竟然是?專訪翻譯學家單德興
如果認為「只要精通兩種語言,即可勝任翻譯的工作」,那就誤會大了!例如,曾被譯得面目全非的《格理弗遊記》(Gulliver's Travels),在在突顯了翻譯的重要性。中研院歐美研究所的特聘研究員單德興認為,若要讓大眾得以接觸美好的外文作品,也讓原文作者的才識為人欣賞,翻譯時便不能忽略深藏其中的「文化脈絡」。
訪談的技藝
訪談呈現受訪者的智慧與經驗,讀者從中獲益,但訪談過程既耗時又艱辛,苦處不足為外人道,本書作者單德興卻自承甘之若飴,顯然其中必有迷人之處。作者涉足訪談長達三十七年之久,視訪談為一門「技藝」,本書為其經驗之談,除了提供訪談的標準作業模式之外,也與讀者分享獨家見解與心得,可謂理論與實務兼備。
完全隔離的孤獨死:COVID-19與人類文明的反思
相較於全球許多人處在生命不確定性與死亡的威脅中,臺灣截至 2020 年 9 月為止因 COVID-19確診的死亡人數為 7 人,小島彷彿是另一個平行時空,讓大部分人在下意識中不會認為 COVID-19 死亡與自己有關。面對人類文明的危機,帶入醫療社會學的思考可以提供我們什麼樣的省思?
緊急命令或立法的法治思維
COVID-19爆發以來,要求總統發布緊急命令的聲音,初時嘈雜不休,今則略稍止歇,法治題解,則未完待續,況味猶存。面對COVID-19,為什麼我們需要「緊急命令」?需要「什麼內容」的緊急命令?
想像的病毒共同體:全球vs.台灣生物民族主義之戰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正式命名為COVID-19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大約2019年底在中國武漢爆發,有如埋伏在全球政治板塊夾縫中的幽微引爆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橫掃全世界。病毒改變了許多人的日常規律、親密關係、生計型態,身處在傳染的不安全、威脅與風險中,也掀起了各國新一波的「生物民族主義」保衛戰。
台灣的後基因體時代:新科技的典範轉移與挑戰
隨著二十一世紀分子生物學的發展,2003年4月人類基因定序宣布完成後,正式進入所謂「後基因體時代」。基因工程的進展觸及了「什麼是生命」的論辯。全書匯集自然與人文社會科學等跨領域的作者群,分成四個單元,「生物學典範的轉移」、「基因科技的眾生相」、「族群、國家基因資料庫與治理」、「基因、媒體與公眾溝通」等等。
朝向生活世界的文學詮釋:六朝宗教敘述的身體實踐與空間
當文學與宗教相遇,一個文學研究者如何出入兩端,碰撞出新的火花?有別於傳統宗教義理的研究,本書奠基於現象學的哲學基礎,以文學的詮釋方式,解析六朝傳、記文體中形形色色的「宗教人」(Homo religious)所歷經的各種異質空間,發掘空間書寫中隱涵的沉默與衝突。
臺灣翻譯史:殖民、國族與認同
本書多位作者為了在歷史洪流中尋找譯者的身影,努力尋求第一手資料。透過歷史上的譯者,讓我們更了解這塊土地上種種文化系統的接觸、碰撞與發展,也讓我們更了解今天的自己從何而來。
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大量失業、貧富懸殊、人口衰減、國家破產、族群衝突……據目前的數據與社會趨勢估計,在2030年前後,若出現另一波嚴重的全球金融危機,台灣社會將陷入如上困境。如果您與我們這些『杞人憂天』的社運分子以及學術工作者一樣擔心預言成真,請與我們一同檢視本書的種種證據,並與我們一同腦力激盪,認真思考搶救台灣社會的政策方案,從這一刻開始改變台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