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目前的各國的經濟數據與疫情狀況,我們大致可以依據各國在GDP減少的程度以及每百萬人因COVID-19的死亡數的差異,將國家分為四類。能被歸在第一類別的國家,面對疫情的表現相對較好,而臺灣更被視為其中的典範。大體而言,臺灣處理疫情成功的關鍵有三:
(1)提前管制跨境人流與物流
(2)防疫物資的分配與生產
(3)公開透明的疫情資訊
◎【臺美比一比1】資訊搜尋
在1月21日時第一個海外確診案例由指揮中心公布後,民眾搜尋武漢肺炎、酒精、口罩這些防疫關鍵字的趨勢就有一個跳升,並在1月28日首例本土確診案例公布後,這些關鍵字的搜尋達到樣本期間的高峰。顯示臺灣民眾對政府資訊的反應相當迅速。美國則要一直到三月中疫情大爆發後,這些關鍵字的搜尋趨勢才達到高峰,口罩的搜尋熱度更是要到4月初才達到高點,這跟臺灣在疫情之初,相關防疫資訊就被廣泛搜尋有很大的不同。
◎【臺美比一比2】防疫行為
80%以上的臺灣人在疫情之初就有在公共場合戴口罩,然而美國人這樣做的比率只有5%,美國人戴口罩的比例要到四月中才有顯著的提升。有趣的是,即便到了10月,已經連續數個月無本土病例,臺灣人戴口罩比例超過8成,依然高於疫情仍處嚴峻的美國。這些行為上的差異其實不完全是因為兩國人民對疫情警覺度的不同,更大一部分是由於政府資訊正確性與時效性的落差,美國政府一直到3月初才回朔確認1月21日的病例其實是COVID-19的確診案例,且遲至4月初才建議一般民眾戴口罩來防止COVID-19傳播。
◎【臺美比一比3】消費衝擊
臺灣人的生活作息幾乎一如往常,正常外出上班、逛街購物。而美國則在三月中疫情爆發後,大幅減少外出活動,不論是工作與休閒的型態都深受疫情影響,直到現在仍沒有回復到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疫情重創產業:服務業最慘
受到重創的產業都是需要與人接觸的服務業,像是住宿餐飲業、教育服務業、零售業與觀光業等。以美國為例,GDP衰退1.73兆美金 (50兆新臺幣),其中78%的下降來自個人消費,而消費衰退主要來自需與人接觸的服務業(佔整體消費衰退量的67%)。確診數越高的地區,消費衰退狀況越嚴重。
◎一場比以往更不平等的衰退
就如聯準會前主席 Ben Bernanke說「COVID-19是一場比以往更不平等的衰退」。疫情對各國勞動市場的衝擊相當可觀,若以美國為例,失業人口在短期內增加了1,400多萬,失業率從2月份不到5%,飆升至5月份接近15%,共有2,400萬美國人在5月仍持續接受失業給付。即使是在這次疫情幾乎毫髮無傷的臺灣,失業率仍有小幅上升,從3月的3.8%升至4.1%。
疫情爆發造成美國就業人數下降超過20%,而需要與人密切接觸的服務業,就業數更是下降更超過60%。疫情對高薪資勞工的就業影響較小,其就業率僅下滑14%,但卻讓低薪資勞工的就業機會大幅減少36%,故疫情相當程度地讓所得分配更加惡化。
◎封城會重創經濟嗎?
一般認為封城對經濟的損傷甚鉅,然而,根據美國的實證研究,發現封城與否對經濟的影響,並不如想像中來的大。
開始封城前→疫情嚴峻,人們根據疫情狀況,便開始減少外出消費,商家也相應地縮短營業時間,故在封城之前,經濟狀況早已出現明顯地下滑。
解除封城後→解除封城對經濟的幫助也很有限,特別是解除封城不代表疫情趨緩,通常是在民意壓力下不得不解封,因此,在疫情仍舊嚴峻的狀況下,解除封城對消費、廠商營運狀況或是勞工就業並無明顯提升的效果。總的來說,在考慮人們自發行為後,封城與否對經濟的影響相當有限。
◎政府大撒幣可以提振消費嗎?
以美國為例,政府在4月15日依照年收入與婚姻狀態,直接給予家戶現金來提振消費,總共花費2,670億美元(7.6兆新臺幣)。跟臺灣三倍券510億新臺幣的預算比起來,美國的紓困方案,可說是耗費龐大的刺激消費計畫。然而,政府這樣大撒幣,並無法「精準」地提振消費、紓困企業。在疫情沒有減緩的狀況下,人們仍然不敢外出消費,以致於家戶即使收到大筆現金,也無法幫助真正需要救濟的服務業,度過難關。
相反的,在4月15日家戶領到現金後,美國耐久財消費顯著上升21%,特別是汽車、電腦等這類產品。這部分消費的增加,並非全然是現金給付帶來的額外消費,有很大一部分只是替代本來就要進行的消費,例如居家辦公讓個人電腦的需求上升,或選擇自行開車,避免搭乘大眾運輸。
◎貸款給企業可以提振勞動需求嗎?
以美國為例,政府推出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提供貸款給願意維持在疫情爆發前聘僱人數的企業。這個紓困計畫於4月3日實施,提供3,500億美金,相當於10兆新臺幣的貸款給員工人數在50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並在4月27日追加提供1,750億美金 (5兆新臺幣)的貸款。但此舉無法有效提振就業機會,能夠維持原有聘僱人數而申請到貸款的公司,其營運狀況可能根本沒受到疫情影響。而受疫情嚴重影響的企業,可能已將員工解雇,直接退出市場,故也無需申請紓困貸款。
◎這也沒效、那也沒用,經濟到底怎麼救?
若要比較精準地協助被疫情重創的產業或勞工度過難關,比較好的方式是發放只能用在特定產業的消費券,這樣在有限的預算下,才能將資源集中給予真正需要被紓困的企業。臺灣三倍券政策一開始也只針對特定產業的消費,可惜後來因為民意反彈,才廣泛地納入各類消費,這個做法雖然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但卻分散有限的紓困資源,使得受到疫情重創的產業無法得到更多的挹注。同樣地,若要幫助因疫情失業的勞工,應延長或增加失業給付,並提供職業訓練,特別是目前疫情結束的時間仍遙遙無期,像臺灣現行最多9個月的失業給付可能會有所不足。
◎疫苗仍是最終解答
這次經濟衰退的原因來自於人們對COVID-19這樣新興傳染病的恐懼,因此,經濟好轉的關鍵還是要靠疫苗或是解藥出現。一旦治療藥物能普遍使用,COVID-19就會像普通季節流感一樣,儘管每年捲土重來,但對經濟就不會造成什麼影響。
由於資訊科技的進步,現今社會有許多工作或消費都能在遠端、無實體接觸下進行,這次疫情讓這類科技有機會被大量使用,例如視訊會議軟體被廣泛用在遠端工作上。或是外送平臺除了送餐外,也跨足運送一般日用品。此外,無人駕駛或各項自動化的相關技術也因為疫情得到更多的重視。這些科技在疫情期間被大量使用與發展,也許讓人們能發展出比過去更有效率,更能兼顧生活的經濟模式,在疫情之後,這些新的生活型態可能還會持續下去。
延伸閱讀
- Jesús Fernández-Villaverde and Charles I. Jones (2020). Macroeconomic outcomes and COVID-19: a progress report. NBER Working Papers, No 28004.
- Kong-Pin Chen, Jui-Chung Yang, and Tzu-Ting Yang (2020) “Spontaneous Population Mobility and Demand for Transportation during the Pandemic: Evidence from Taiwan”
- Ping-Chen Chung, Ta-Chien Chan (2020), Impact of physical distancing policy on reducing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globally: Perspective from government’s response and residents’ compliance (under review)
- Raj Chetty, John Friedman, Nathaniel Hendren, Michael Stepner, and The Opportunity Insights Team. (2020). The economic impacts of COVID-19: Evidence from a new public database built from private sector data. NBER Working Papers, No 27431.
- Tsai, Yung-Yu, and Tzu-Ting Yang. (2020) "COVID-19 Outbreak and Voluntary Demand for Non-COVID-19 Healthcare: Evidence from Taiwan." Available at SSRN 3736838.
- Wen-Tai Hsu, Hsuan-Chih (Luke) Lin, and Han Yang (2020). Between lives and economy: Optimal COVID-19 containment policy in open econom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