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

2019年底從中國大陸武漢擴散到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到約一年後的2020年12月為止,造成7700萬人感染、超過170萬人死亡。這次疫情已經創下最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最嚴重的災難傷亡紀錄。

在全球疫情仍未能有效緩解之際,流行病與貧富差距的關聯也成為學界與輿論關注的議題。例如,COVID-19與各國或不同城市、社區之貧富差距的關係為何?疫情會使一國貧富差距變得更嚴重嗎?貧富差距較大的國家更容易使疫情擴散?以下將以中研院社會所等研究單位2020年7月主持的社會意象調查數據為主,來看疫情下的臺灣在貧富差距變化、個人收入增減、民眾對風險的評估及對未來國境管制等議題上的變化與呈現。

臺灣在2020年防疫有成,除了沒有大規模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本土流行,也因為落實社交距離政策、戴口罩與勤洗手等衛教措施,顯著降低了本土許多傳染病的發生率,包含流感、腸病毒、猩紅熱等,無形間產生公共衛生的外溢保護效果。非藥物介入(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的社交距離政策、個人防護措施仍然是預防新冠肺炎與其他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最快速有效的方式。 本文將使用2020年2月至4月初,疫情流行初期的17國的本土病例資料進行分析,也與臺灣本土的電信公司合作,就臺灣疫情期間的人流變化進行研究。數位時代下,可利用匿名加總的電信資料對於人民的配合度進行評估,動態調整管制措施或政策宣導的力道。此波疫情的經驗,將可以作為往後防治新興傳染病上的實證參考。

2020年一月,COVID-19爆發於中國武漢,僅一海之隔的臺灣首當其衝,不日就出現確診案例。首波臺籍病例當中,最主要的是返國臺商及其接觸者。而隨著疫情逐步全球擴散,三月出現另一波海外留學年輕人紛紛回臺的「逃難潮」。這些引發社會憂心的「防疫破口」究竟如何成為「防疫英雄」?而他們所犧牲的,是否真的只是14天的自由?

俗稱「天網」的電子圍籬2.0系統於2020年的最後一夜正式啟動,卻也引起民眾與人權團體的質疑,擔心政府以防疫之名過度監控,要求重新檢討防疫與人權的界線。「個人權利」與「公共利益」之間的權衡拉鋸,不僅是長久以來政治哲學家所關心的課題,也反映了現代公共衛生倫理思辨的核心。然而,究竟何謂「公共」?這個集體性所代表的又是誰的利益?當集體利益與個人權利有所衝突時,究竟應該如何權衡,才能在兩者之間找到適當的衡平之處?

宗教信仰與儀式如何幫助我們應付瘟疫所帶來的身體、心理與社會方面的衝擊?從臺灣送瘟習俗可以發現,這個儀式同時處理兩種情境:一是纏繞著個人或社區的疾病,一是天庭的神明用疾病來懲罰人們。

頁面

訂閱 RSS - 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