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反思

有一件事可能會令讀者覺得意外:雖然美國疾病管理局在今年(2020年)4月3日便改變立場鼓勵美國民眾配戴防疫口罩,八個月後的今日他們對於口罩的看法仍然與我們有著相當大的距離,直到此刻美國疾病管理局仍堅定主張,全民戴口罩的主要目的是保護他人,其次才是保護佩戴者自己(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20)。臺灣與美國的口罩文化為何有這麼大的差異?這個差異對於全球抗疫又有什麼意義與價值?

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在2020年初爆發大流行後,這個新興傳染病除帶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局面,同時也很快就出現疫病史常見的場景,包括政府與政治人物隱瞞與淡化疫情、恐慌和謠言流傳、民眾囤積物資、對外來者的恐懼和排斥、不同國家之間的互相指責。至於防疫與經濟活動和個人自由在政治上的拉扯,更幾乎是歷史上出現嚴重傳染病流行時,社會所必須面對的難題。
  
本文的主題要將時間拉回到19世紀細菌學說興起前後,英國醫學界針對麻風(Leprosy)是否為傳染病所進行的研究與辯論,當時中國麻風病盛行,甚至有些西方人認為中國是麻風原鄉,本文把焦點放在西方醫界在中國、進行的兩次疾病調查。筆者認為針對細菌學興起前後英國醫界如何研究這個古老疾病進行歷史回顧,考察醫學觀點、疾病調查和帝國擴張、移民與種族主義的關聯,對於從人文角度反思這次疫情出現的種種現象,還是能夠有所啟發。

本文以1918至1920年的流行性感冒疫情為焦點,從官方檔案、醫學期刊、新聞報導、文學文本、歌謠俗諺、寫真圖像及統計資料等多元史料,重新回顧百年前西班牙流感在殖民地臺灣所造成的公衛危機及社會影響。一開始的零星爆發並未引起太大關注,但在緊接而來的兩波疫情高峰期中,出現了病房人滿為患、醫護人手不足、甚至院內感染的現象。短短幾個月內,流感造成的死亡人數及死亡率均超越之前臺灣盛行的傳染病;防疫政策影響著就學、娛樂、宗教等活動;口罩、冰塊、疫苗與各種藥品廣告,更成為人們生活的新日常。公衛與醫療專家努力與看不見的病毒對抗,更要面對大眾的恐慌心理與謠言流傳。對照今日的種種現象,歷史是否可以提供參照和借鏡呢?

在此次新冠肺炎世界大流行中,疫情嚴重國家紛紛祭出各種限制性公共衛生措施。不令人意外的,這些非常公衛措施引發許多對立。不但各國政府所願或所能採行的政策大不相同,科學家莫衷一是,社會也分裂成不同陣營。一時間,社會劃出多條戰線,交戰雙方就被政治化的防疫對策,建構出「科學/常識」、「民主/專制」、「個人自由/社會責任」等對立,對彼此發起知識、道德與文化的鬥爭。

在不同脈絡中,面對類似疫情,可能會有很不一樣的防疫對策,引發不同的爭議。歷史上的例子並不難尋。就在約一百年前,一場在許多方面與今日新冠肺炎類似的流行性感冒流行,席捲了全世界,臺灣也不能倖免。疫情初起之際,臺灣醫學會提出了「關閉學校、電影院、劇場與禁止集會」的建議,引起了反彈……

俗稱「天網」的電子圍籬2.0系統於2020年的最後一夜正式啟動,卻也引起民眾與人權團體的質疑,擔心政府以防疫之名過度監控,要求重新檢討防疫與人權的界線。「個人權利」與「公共利益」之間的權衡拉鋸,不僅是長久以來政治哲學家所關心的課題,也反映了現代公共衛生倫理思辨的核心。然而,究竟何謂「公共」?這個集體性所代表的又是誰的利益?當集體利益與個人權利有所衝突時,究竟應該如何權衡,才能在兩者之間找到適當的衡平之處?

COVID-19疫情蔓延了2020一整年,銘刻著全球大恐慌的集體記憶。其實在人類歷史上,類似的經驗並非絕無僅有,魏晉南北朝 369 年間,平均每 4.76 年就有一次大疫。疫病來臨,對民眾的身心都造成嚴重的傷害,並導致大量的死亡。「人」作為生命的主體怎樣應付莫名的疫病危機?面對親友離逝的傷痛與恐懼,誰能解釋災疫為何降臨?

災疫記憶形成的「共感」,可以「疫」中求同,經由苦難成為「我們」的共同經驗。透過中古時期的疫病故事,古今對影,省思疫病背後存在的思維,以及蘊含的人情、人性!

訂閱 RSS - 歷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