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期

有一件事可能會令讀者覺得意外:雖然美國疾病管理局在今年(2020年)4月3日便改變立場鼓勵美國民眾配戴防疫口罩,八個月後的今日他們對於口罩的看法仍然與我們有著相當大的距離,直到此刻美國疾病管理局仍堅定主張,全民戴口罩的主要目的是保護他人,其次才是保護佩戴者自己(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20)。臺灣與美國的口罩文化為何有這麼大的差異?這個差異對於全球抗疫又有什麼意義與價值?

本文以1918至1920年的流行性感冒疫情為焦點,從官方檔案、醫學期刊、新聞報導、文學文本、歌謠俗諺、寫真圖像及統計資料等多元史料,重新回顧百年前西班牙流感在殖民地臺灣所造成的公衛危機及社會影響。一開始的零星爆發並未引起太大關注,但在緊接而來的兩波疫情高峰期中,出現了病房人滿為患、醫護人手不足、甚至院內感染的現象。短短幾個月內,流感造成的死亡人數及死亡率均超越之前臺灣盛行的傳染病;防疫政策影響著就學、娛樂、宗教等活動;口罩、冰塊、疫苗與各種藥品廣告,更成為人們生活的新日常。公衛與醫療專家努力與看不見的病毒對抗,更要面對大眾的恐慌心理與謠言流傳。對照今日的種種現象,歷史是否可以提供參照和借鏡呢?

在此次新冠肺炎世界大流行中,疫情嚴重國家紛紛祭出各種限制性公共衛生措施。不令人意外的,這些非常公衛措施引發許多對立。不但各國政府所願或所能採行的政策大不相同,科學家莫衷一是,社會也分裂成不同陣營。一時間,社會劃出多條戰線,交戰雙方就被政治化的防疫對策,建構出「科學/常識」、「民主/專制」、「個人自由/社會責任」等對立,對彼此發起知識、道德與文化的鬥爭。

在不同脈絡中,面對類似疫情,可能會有很不一樣的防疫對策,引發不同的爭議。歷史上的例子並不難尋。就在約一百年前,一場在許多方面與今日新冠肺炎類似的流行性感冒流行,席捲了全世界,臺灣也不能倖免。疫情初起之際,臺灣醫學會提出了「關閉學校、電影院、劇場與禁止集會」的建議,引起了反彈……

宗教信仰與儀式如何幫助我們應付瘟疫所帶來的身體、心理與社會方面的衝擊?從臺灣送瘟習俗可以發現,這個儀式同時處理兩種情境:一是纏繞著個人或社區的疾病,一是天庭的神明用疾病來懲罰人們。

訂閱 RSS - 20世紀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