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劉紹華 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
主要學歷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USA) 哲學博士(Ph.D.),社會醫學系醫學人類學組,2007年。
研究專長
人類學、醫療衛生、全球化、現代性、性別、社會災難與社區韌性
2020年的世界充滿了寓言(fable)的歷史既視感(Déjà vu)。「寓言」之所以流傳後世,甚至跨越文化邊界仍能引起共鳴,正是因為其彰顯了人性善惡與社會本質。如果說「狼來了」與「替罪羊」是COVID-19恐慌下臺灣社會出現的新版寓言,我們得以從中獲得的思考或道德訓示是什麼?
本文討論的便是自2020年1月開始,臺灣在新型冠狀病毒恐慌下的集體反應,如何造成制度性的污名現象。一方面,這些集體反應具有如「狼來了」般地重複性;另一方面,在重複地警戒反應下,「狼沒來」,而輿論仍持續發現新的懷疑對象,反向合理化高喊「狼來了」的警戒,甚至從不確定的狼轉移到特定的「替罪羊」。
本書深入社會主義中國的「後帝國實驗」,探究麻風防治背後國家政治、公共衛生與個人身體之間的互動糾纏。作者的用意不止在填補醫療衛生史的空缺,更有透視中國社會主義革命複雜內在的強烈企圖。而書中肩負治療重任、夾處於政治動員和患者苦痛之間的麻風醫生,在這段高度政治化的歲月裡穿梭中介,自是作者的最佳透鏡。
醫療人類學家劉紹華,在COVID-19疫情期間,從占據新聞版面的各式紛擾中,整理出一個理解框架,引導我們認識疫病控制與社會文化、國家治理、國際競合之間的關係。本書文字深入淺出,論述舉重若輕,值此急於表態的時代,這是一副特別為大眾讀者打造的思考工具。
科技部「醫療史研究群的建構與發展」計畫成果。中央研究院/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講座」計畫叢書。邀集中央研究院、陽明大學當代台灣一流學者撰述。本書共分四大領域,即醫學與東亞現代性、殖民醫學與後殖民時代、性別與醫療、生物醫學與現代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