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

本文介紹五部以疫病為主題的文學作品,時間橫跨14到20世紀,作家分別來自義大利、英國、美國、法國、葡萄牙。由於處理的題材是不時橫空出現的疫情,有些基本模式可循。如瘟疫在大眾渾然不覺時突然降臨,讓人措手不及;疫情蔓延迅速,無孔不入,防不勝防,以致人心惶惶,整個社會陷入恐慌;官方反應遲鈍或有意遮掩,在訊息不明的情況下,謠言流竄,迷信盛行,人人自求多福;富人與窮人的資源懸殊,災難時益發凸顯出貧富差距;檢疫與禁制,隔離與封鎖,使得疫區成為人性試煉場,彰顯了人的怯懦與英勇,以及身心靈的禁錮與自由……

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在2020年初爆發大流行後,這個新興傳染病除帶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局面,同時也很快就出現疫病史常見的場景,包括政府與政治人物隱瞞與淡化疫情、恐慌和謠言流傳、民眾囤積物資、對外來者的恐懼和排斥、不同國家之間的互相指責。至於防疫與經濟活動和個人自由在政治上的拉扯,更幾乎是歷史上出現嚴重傳染病流行時,社會所必須面對的難題。
  
本文的主題要將時間拉回到19世紀細菌學說興起前後,英國醫學界針對麻風(Leprosy)是否為傳染病所進行的研究與辯論,當時中國麻風病盛行,甚至有些西方人認為中國是麻風原鄉,本文把焦點放在西方醫界在中國、進行的兩次疾病調查。筆者認為針對細菌學興起前後英國醫界如何研究這個古老疾病進行歷史回顧,考察醫學觀點、疾病調查和帝國擴張、移民與種族主義的關聯,對於從人文角度反思這次疫情出現的種種現象,還是能夠有所啟發。

俗稱「天網」的電子圍籬2.0系統於2020年的最後一夜正式啟動,卻也引起民眾與人權團體的質疑,擔心政府以防疫之名過度監控,要求重新檢討防疫與人權的界線。「個人權利」與「公共利益」之間的權衡拉鋸,不僅是長久以來政治哲學家所關心的課題,也反映了現代公共衛生倫理思辨的核心。然而,究竟何謂「公共」?這個集體性所代表的又是誰的利益?當集體利益與個人權利有所衝突時,究竟應該如何權衡,才能在兩者之間找到適當的衡平之處?

宗教信仰與儀式如何幫助我們應付瘟疫所帶來的身體、心理與社會方面的衝擊?從臺灣送瘟習俗可以發現,這個儀式同時處理兩種情境:一是纏繞著個人或社區的疾病,一是天庭的神明用疾病來懲罰人們。

訂閱 RSS - 19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