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破口」還是「無名英雄」?新冠肺炎期間居家檢疫的污名與風險工作

流行病是……社會的鏡子,徹底映現出社會價值與態度的普遍模式。

                                       ──Charles Rosenberg (1988:327)

2020年一月,COVID-19爆發於中國武漢,僅一海之隔的臺灣首當其衝,不日就出現確診案例。首波臺籍病例當中,最主要的是返國臺商及其接觸者。而隨著疫情逐步全球擴散,三月出現另一波海外留學年輕人紛紛回臺的「逃難潮」。這些引發社會憂心的「防疫破口」究竟如何成為「防疫英雄」?而他們所犧牲的,是否真的只是14天的自由?

 
「防疫破口」還是「無名英雄」

2020年底在中研院開放院區的演講中,前副總統暨流行病學專家陳建仁為大眾介紹臺灣防疫成功的原因。他指出,相較於其他國家要求人民遵守防疫規定的困難,臺灣因違反居家隔離與檢疫規範而受罰的人數比率未達0.3%(僅1061人)。陳建仁因此以「無名英雄」盛讚這些願意遵守防疫規範的檢疫者,認為是「這36萬人14天的自由,換得了2300萬人的正常生活、正常工作跟正常上課」。

為了理解這些人在COVID-19期間經歷居家檢疫的污名及其風險管控經驗,本研究對42位有經歷居家檢疫相關經歷者進行了深度訪談(編按:本文節選其中二位訪談內容),希望能呈現出他們有什麼樣的遭遇,又是透過何種策略來保護他人,同時將自己與可受質疑的道德身分區分開來。唯有更瞭解他們的處境,以及他們所付出種種不易被看見的努力,我們才能真正知道──整個社會的安全,如何來自於這些被標記為高風險者的負重前行。

 

圖1.jpg

台灣COVID-19確診案例趨勢圖,以月計。(資料來源:王彝中根據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資料繪制。http://covid-19.nchc.org.tw/dt_005-covidTable_taiwan.php

 

圖2.jpg

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者受罰(資料來源:陳建仁,2020,科學與人文的結合:台灣COVID-19防疫的成功模式。中央研究院2020院區開放參觀主題科普演講。2020年10月31日。)

 

◎防疫小講堂

檢疫(quarantine)

針對未確定感染者(僅只是已接觸、或可能接觸感染源者)的限制行動措施,在學術上都稱為檢疫,以有別於隔離(見下條)。本文因此把接受相關管制的未確診者,統一稱為「檢疫者」。

隔離(isolation)

針對已患病和已知被感染者的限制行動措施。

居家檢疫 (home quarantine)

為了有效防堵疫情從國外移入,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頒布居家檢疫政策,透過嚴格限縮「非確診者」在疾病潛伏期間的社會接觸,以求最小化可能的傳播風險。

臺灣針對非確診者的行政分類與管理措施

「與確定病例接觸者」(風險更高)→衛生主管機關施行「居家隔離」

「有疫區史」→民政系統執行「居家檢疫」

 
成為「帶著病毒」的人

過去研究指出,當整個社會愈是受到傳染病的威脅,罹病或帶原者就愈容易遭致污名。在新冠肺炎的案例中,一方面因為傳染途徑不確定、潛伏期長、感染後有不小的重症或致死機率,再加上牽動臺灣民眾對於2003年SARS期間的創傷記憶,使得整個社會從一開始就抱持著高度戒慎恐懼的態度。而當這種傳染風險活生生體現在居家檢疫者身上,更對他們所居住的社區與家人的接受程度帶來嚴格的挑戰。

◎案例一

本研究受訪者藝文,與先生在八月間自美返臺,預計在婆家原本無人居住的空屋檢疫。不料管委會發現之後,向公婆表達「強烈希望」他們不要入住。心思縝密的藝文事先查好法規,婆婆也打電話詢問區公所,確認萬一有事「可以叫管區來處理」,夫妻倆才低調入住。誰知一進門,他們就接到主委透過對講機「放話」:

他就說,你們不要想要亂跑喔!這邊很多監視器,都在看哦!然後什麼之類的,還說,都是你們這些國外回來的人,我們疫情才升溫……那種口氣又真的是很、踩中我先生的地雷,……就是他有點,也是回嗆他這樣子,他就說,犯法的事情我們不會做,我們自己會管好我自己!

 
家庭內的風險工作

如果說社區的歧視,往往來自相對陌生的人,雖直接卻是一次性的,當檢疫者選擇在自家檢疫並且又與家人共享空間,更需要雙方在界線上的細緻管理,有時不免出現微細但持續存在的張力。畢竟在當代社會,家庭常被預設為親密、自在的休憩場所,居家檢疫的安排卻是要求健康人與疑似接觸者在這樣的空間裡一起生活,等於是把檢疫的風險與管控的責任加諸給個別家庭。

◎案例二

在韓國打工度假的暐如,描述家人在他確定回國日期之後,就開始動手把透天厝頂樓一個無人使用的小房間,佈置成他的「防疫房」:

我們家有那種折疊式的那種、就是草蓆的床,他就幫我弄好鋪好,……然後廁所也都幫我刷乾淨、洗乾淨,確認有沒有熱水,就是我爸那時候還滿、還把一樓的那種熱水器扛到三樓去。……我爸還怕說,「啊你在樓上很無聊,飲料要喝冰的」,他就去買個小冰箱給我……還去買了一個十元的、畫的那個牆壁的飾品,……我說你買那什麼畫(笑),他說這我去十元商店看到,我覺得很好笑買給你做裝飾。……我媽(也)把樓上都拖得很乾淨,所以我一進三樓是要脫鞋,因為他知道、他就想要讓我像在家的感覺。

這種空間準備,不只包括如何讓女兒在14天內住得舒服而不會想要離開,也因為頂樓並非自家專屬,尚有其他鄰人使用,因此必須要求女兒嚴格遵守檢疫規範,以免造成他人風險。為此,暐如父母先行向鄰人打過招呼,並在暐如返臺當日,即便到家時都已經超過凌晨12點,媽媽還是穿上輕便雨衣、戴著口罩與手套,把暐如行經的樓梯間、摸過的門把都徹底消毒過一遍。暐如爸爸也在「防疫房」門口手書標語:「不能踏出這個門/會罰貳拾萬元」。

易言之,每一個居家檢疫的完成,除了檢疫者自力執行的風險工作之外,尚必須包括家人在事前的各種準備,以及在檢疫期間的生活照顧。

 

圖3.jpg

家內的檢疫規範標語(資料來源:暐如提供)

 
那些不被看見與計算的

臺灣的防疫成功了嗎?截至本文成稿的2020年11月30止,臺灣累計確診675人(只有55例是本土病例),死亡7人,同時全球確診人數已超過五千萬。就官方說法,這是數十萬人遵守居家檢疫規範所換取的傲人成果。他們不只犧牲了原本就無價的行動自由,亦承擔可能危害他人、造成臺灣「防疫破口」的社會污名,為此更必須執行大量的風險工作,以求最小化傳染的機率。特別對於在二到四月間接受居家檢疫的受訪者來說,當時正值臺灣社會對於疫情擴散的恐懼高峰,他們相較於其他檢疫者,對自身成為防疫破口的憂心更甚,對風險的細密管控也承擔得更多。

這個研究同時發現,不只是女性檢疫者比男性承擔更多的風險工作,女性照顧者更遠比男性承擔得更多。因為社會多認為照顧家人健康是女性的責任,也加劇了家務與照顧勞動原本就存在的性別化分工。而這樣的照顧負荷,事實上也可能增加女性的感染風險。

如果說COVID-19--就像本文一開始引言中的鏡子--能夠映現出社會的普遍價值與態度;那麼這些遵守居家檢疫規範的尋常人們,則是讓我們看到平凡人如何努力去掌握危險與不確定性的經驗。訪談最後,我總是詢問受訪者為什麼願意遵守居家檢疫的規定,即便他們都知道有各種方式可以避開既有的監控技術。儘管最常出現的原因還是擔心受罰,但仍有不少檢疫者認為他們有責任保護他人,無論是最親近的家人,或是更大的臺灣社會。許多人更是親身經歷國外疫情的危急,因而更珍視臺灣防疫的成果,願意承擔更多的風險工作,來守護這個小島在國際上難得的能見度與驕傲。

 

延伸閱讀

  • 李佳穎,2020,疫情風暴留學生考慮續留海外的三關鍵。風傳媒,4月1日。(https://www.storm.mg/article/2467555?page=3
  • 李蘇竣,2020,談留學生逃難潮。陳時中:母國不會拋棄他們。華視新聞,3月20日。(https://news.cts.com.tw/cts/life/202003/202003201994376.html
  • 柯沛辰,2020,台商認了「我染上武漢肺炎」!舞小姐崩潰遭隔離...金巴黎關門2天。ETtoday新聞雲,1月25日。(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125/1632808.htm
  • 修瑞瑩,2020,女台商返台被罵翻;當年抗SARS醫師:擊垮大家的是人性。聯合新聞網, 1月23日。(https://udn.com/news/story/120940/4304104
  • Goffman, E. 著、曾凡慈譯,2010[1963],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臺北:群學。
  • Brooks, S.K., Webster, R.K., Smith, L.E., Woodland, L., Wessely, S., Greenberg, N. and Rubin, G.J. (2020)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quarantine and how to reduce it: rapid review of the evidence, Lancet (London, England), 395, 10227, 912-920.
  • Kleinman, A. (2006) What Really Matters: Living a Moral Life Amidst Uncertainty and Dange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Rosenberg, C. (1988) The Defini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An Introduction. Social Research 55(3), 327-330.
  • Wynia, M.K. (2007) Ethics and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Restrictions on Libert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Bioethics, 7, 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