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之疫:臺灣疫情期間的貧富差距

2019年底從中國大陸武漢擴散到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到約一年後的2020年12月為止,造成7700萬人感染、超過170萬人死亡。這次疫情已經創下最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最嚴重的災難傷亡紀錄。

在全球疫情仍未能有效緩解之際,流行病與貧富差距的關聯也成為學界與輿論關注的議題。例如,COVID-19與各國或不同城市、社區之貧富差距的關係為何?疫情會使一國貧富差距變得更嚴重嗎?貧富差距較大的國家更容易使疫情擴散?以下將以中研院社會所等研究單位2020年7月主持的社會意象調查數據為主,來看疫情下的臺灣在貧富差距變化、個人收入增減、民眾對風險的評估及對未來國境管制等議題上的變化與呈現。

 
瘟疫與貧富之間的歷史糾纏

傳染病與貧富差距,是歷史上長期存在的現實問題,其互動也是雙向的,即傳染病影響貧富差距、與貧富差距影響傳染病。在中世紀末歐洲黑死病便造成「大平夷」(great leveling)的效果,貧富差距減少,但二次大戰之後則多半導致短期內的貧富差距惡化,後者係因疫苗與抗生素發明後,窮人比富人更容易受災或染疫,此一現象正是公共衛生或醫療社會學理論的重要觀點──健康不平等。

在COVID-19大流行之初,學者主要關注全球傳染病對經濟發展與貧富差距的衝擊有多大,不過到了2020年的下半年,隨著疫情在各國之間的影響明顯不同,已經有少數研究開始關注疫情爆發之前的貧富差距,認為貧富差距才是導致各國應對疫情能力與效果差異的元凶。

 
全球疫情與臺灣例外論

一般而言,國際疫情分析符合社會脆弱性(Social vulnerability)與健康不平等的觀點,也就是貧富差距較大的國家或地區疫情死亡率偏高、且疫情的經濟衝擊通常導致窮人受害較嚴重,貧富差距與疫情衝擊是惡性循環。然臺灣由於疫情衝擊較小,出現了與前述理論不合的例外情況,目前暫且稱之為「臺灣例外論」(Taiwan exceptionalism)。

全球大流行在臺灣也會衝擊弱勢族群嗎?以COVID-19爆發之後的經驗觀察,疫情爆發之初,也呈現了一些社會脆弱性的特徵。不過,臺灣本土病例很少,對於脆弱性個案的觀察或追蹤,雖可用在舉例或理論發展、卻很難說有抽樣代表性。因此,對疫情如何影響貧富差距下的窮人與富人,我們有賴量化的分析方法提供數據。

疫情爆發後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等各研究單位,及時將與疫情有關的問卷題目放入例行性的社會調查之中,例如臺灣社會意象調查,這份電話訪問每年進行兩次,大約在6至7月與11至12月,試圖以精簡的問卷來記錄臺灣民眾的基本生活情況與社會態度,以掌握重大議題的民意動向,目前由研究員陳志柔主持。
以下數據未標示來源者,來自中研院社會所2020年7月的社會意向調查:

 

圖1.jpg

對臺灣、中國大陸與美國政府處理新冠病毒表現的評價。

 

Q1:政府防疫成功嗎?
A1:表現很好。

 

圖2.jpg

2018、2019、2020年6月,受訪人口平均家庭每月所得的吉尼係數(編按:基尼係數越小,年收入分配越平均;吉尼係數越大,年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Q2:疫情對貧富差距的影響?
A2:整體穩定,稍有分化。

 

圖3.jpg

2018、2019、2020年6月,臺灣各個社會階層的平均每月個人所得變化。

 

Q3:臺灣各社會階級民眾的個人收入增減?
A3:雇主與失業者個人所得衰退較為明顯。

 

圖4.jpg

臺灣各階級民眾主觀判斷,其個人收入在疫情前後是增加或減少。

 

Q4:主觀判斷個人收入增加還是減少?
A4:調查期間仍在疫情衝擊高峰,第一波經濟衰退的尾聲,所以民眾主觀評估的所得衰退比例,比起前述客觀的跨年度每月所得變化為大。此後景氣有所反彈,有關2020下半年紓困與振興政策的效益,恐怕要等到12月再次調查的結果出爐,計算完畢才能揭曉。

 

圖5.jpg

臺灣民眾自評的出國染疫風險高低。

 

Q5:民眾對風險(脆弱性)的評估?
A5:所得越低的階層,認為工作出國染疫的風險越高,吻合我們對臺灣社會階級健康不平等的看法。

 

圖6.jpg

臺灣民眾對於疫情結束後國境管理之看法。

 

Q6:後疫情時期的國境管制?
A6:六成民眾支持對國際交流開放,但同時超過六成五的民眾認為未來即使疫情結束,仍該限縮中國大陸遊客來臺。

 
後疫情時代的政策意涵與政策建議

2020年7月,臺灣民眾近九成七肯定政府防疫表現,但疫情之下家庭所得稍有分化,有雇主、自營作業者與失業者所回報的客觀所得下降,其主觀所得減少印象更明顯,兩者趨勢一致,顯示疫情可能先衝擊到中小企業主、或關廠歇業的失業者;另一方面,則是非技術工人與新中產階級等受雇者,認為自己因為工作出國染疫的風險較高,其自評染疫風險與其所得高低成反比,這些分析結果雖然有點複雜,但仍傾向支持社會脆弱性理論。最後,臺灣民眾有六成認為疫情結束可以開放國際交流、卻也有六成五的人認為應該對中國遊客設限。

在美中貿易戰衝突與疫情衝擊的雙重挑戰之下,臺灣少數優勢產業高所得者因民間投資增加與貿易轉單而獲益,或是陸續返台而影響抽樣母體,但根據調查發現,疫情仍可能影響少數中小企業與弱勢失業者,或是一些全球化時代擴張的產業,特別是旅遊、餐飲與運輸等相對低薪或業績不穩定的服務業從業人員。民眾雖然肯定臺灣政府的防疫措施,而且能與美國或中國大陸進行比較,但仍應持續關注紓困與振興政策的所得分配效果。

根據社會脆弱性理論,筆者曾提出兩個福利分配原則,第一個是受災補償原則,即疫情受害越重的產業或世代,應該獲得越多補償,例如旅運餐飲業、或是受疫情衝擊失業的青年世代。第二個是公共財投資原則,在生技醫療、資訊產業與公共服務方面擴大投資。若疫情衝擊使未來兩、三年陷入全球蕭條,則臺灣應該重整產業鍊,減少旅運餐飲業對中國大陸廉價團客的依賴、吸引海外人才回臺投資與就業,擴大機械與電子製造業投資與產業優勢,藉此逆轉過去20年間的資金與人才外流。在國內振興方面,增設公共托育以及高齡照護部門以吸納失業人口,挽救少子女化與超高齡化的趨勢,同時運用科技創新改善脆弱人群的防疫能力,持續打造創新福利國家的願景(林宗弘等,2011)。

 

延伸閱讀

  • Elgar FJ, Stefaniak A, Wohl MJA. 2020. The trouble with trust: Time-series analysis of social capital, income inequality, and COVID-19 deaths in 84 countries. Soc Sci Med. doi:10.1016/j.socscimed.2020.11336
  • Lin Kuan-Hui Elaine, Lee Hsiang-Chieh, Lin Thung-Hong, 2017, “How does resilience matter? An empirical verific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silience and vulnerability”, Natural Hazards, 88(2), 1229-1250.
  • Lin Thung-Hong, Min-Chiao Chang, Chun-Chih Chang, Ya-Hsuan Chou, 2020, “Government-Sponsored Fake News Worsens Epidemics of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cluding the Coronavirus: Global Survey”, paper presented at 臺灣社會學會2020, 國立臺灣大學: 2020-11-27 ~ 2020-11-28.
  • Oronce, C.I.A., Scannell, C.A., Kawachi, I. et al. (2020) Association Between State-Level Income Inequality and COVID-19 Cases and Mortality in the USA. J GEN INTERN MED 35, 2791–2793. https://doi.org/10.1007/s11606-020-05971-3
  • Piketty, T., 2014,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Scheidel, Walter. 2017, The Great Leveler: Violence and the History of Inequality from the Stone Age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Wade, Lizzie. 2020, “From Black Death to fatal flu, past pandemics show why people on the margins suffer most”, Science: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5/black-death-fatal-flu-past-pandemics-show-why-people-margins-suffer-most?fbclid=IwAR1-3SQLFk5B7QwEzyUQ-VlGL8jJEb9tDFeHJW2x75i8gC45s-Gz5134mT
  • Wigley, Simon, and Arzu Akkoyunlu-Wigley. 2011. “The Impact of Regime Type on Health: Does Redistribution Explain Everything?” World Politics, 63(4): 647-677.
  • 林宗弘,2013,〈失落的年代:臺灣民眾階級認同與意識形態的變遷〉,《人文與社會研究集刊》,第25卷第4期,頁689-734。
  • 林宗弘,2020,〈建構韌實力:全球疫情下臺灣的公民社會與創新福利國家〉,《臺灣社會學刊》,67期,頁 203-212。
  • 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張烽益,2011,《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臺北市:臺灣勞工陣線。
  • 張宜君、林宗弘,2012,〈不平等的災難:921大地震下的受災風險與社會階層化〉,《人文與社會研究集刊》,24(2): 19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