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構想

全球遭遇的COVID-19危機,除了迫切需要科學出面解決,就人文學者的角度來說,還能將這個疾病理解為一種需要被撫平的社會文化現象。如同計畫主持人中研院近史所特聘研究員康豹在訪談中提到的,「醫療只能解決一部分的問題,人們為了維持社交距離、被隔離……甚至有的人會認為我是不是犯了什麼過錯才會生病?……COVID-19除了是一個疾病,它也是一個社會問題。」直面社會問題,以所學回應社會需求,是本站和本次計畫的初衷。

 

計畫主持人康豹的構想

最初,是從信箱裡的一份文件,才知道康豹主持的「COVID-19人文社會科學短期研究小額補助計畫」。文件裡整理了來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組各所的研究員撰寫有關COVID-19的文章綱要。其中,有好些是過去醫療史專家們長期研究的課題,也有好些是針對這次疫情才展開的全新研究。精彩的名單、前沿的研究,能夠感受到計畫主持人的用心。

◎計畫怎麼成型?有什麼目標?

康豹表示,「我在擔任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研究室主任時,常會和其他的協會或學會聯絡,其中一個是社會科學研究會(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簡稱SSRC)。他們在去年(2020)4、5月的時候就提出一個快速回應小額補助計畫(Rapid-Response Grants on Covid-19 and the Social Sciences),6月開始到12月,最多給5千美金,要求的成果是線上演講和一篇放在網路上的科普文章。我覺得我們也可以學習。」

普及、時效性是康豹在SSRC計畫中劃下的重點,「院裡面有不少人會做疾病史、醫療史的研究,也有人探討COVID-19對臺灣社會經濟的影響,但這些計畫都是3年、5年,看的人也都是學界的人。我想證明人文社會研究也是能和大眾去溝通,我們的研究對社會來說是有用的!」帶著即刻回應社會需求的懇切心情,康豹與院長廖俊智、副院長黃進興見面洽談,也順利獲得了院裡的支持。

◎這個計畫將為大眾帶來……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疫病固然不是新鮮事,對當代人來說卻是全新課題。如何從歷史中獲得教訓,康豹認為要找出「那時候做對了什麼事,做錯了什麼事」。這個計畫裡也邀請了不少參與人以當代議題入手,探討臺灣、世界各地如何思考人權與法治之間的界線,在公眾和個人利益之間如何權衡。歷史與當代相互補充對話,亟以人文社會研究學者的視角,緩解疫情帶來的衝擊。

◎計劃帶來的挑戰與收穫

這個計畫裡,每個人文領域研究所都要找到幾個研究員參加。在近史所、史語所固然有些熟識的同事,但法律所、經濟所、社會所要找哪些人一起合作、怎麼合作,對康豹來說是一項挑戰。「這些社會科學的人做研究要訪談,訪談要申請審查,做IRB(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寫這個報告是非常非常麻煩的事情,我和助理張慧君新手上路,其他計畫參與人就帶著我們慢慢學怎麼做申請報告。」

談及主持這個計劃帶來的收穫,待在中研院近20年的康豹不假思索地說:「認識了很多很棒的學者。這個計畫將大家集合在一起,讓每個人發揮他的優勢,再把它包裝成一個整體,讓大家可以從很多不同的角度去了解COVID-19的社會文化面向,透過書跟網站跟大眾互動,那真的會是與眾不同的東西。」

◎對臺灣的防疫狀況有什麼樣的觀察?

「臺灣防疫之所以成功,第一個是政策,第二個是民主化,其他或宗教因素就沒有特別明顯。從社會面來說,也許是日本統治強調公共衛生,或是SARS、小孩子腸病毒,臺灣人已經習慣戴口罩,講究洗手。從宗教來說,可能人民會反省自己哪裡做得不好,或是做更多奉獻,但基本上都沒有太大的關係,頂多說宗教團體很配合(政府的政策),即使一年不繞境、不賺錢。我認為臺灣防疫成功的原因主要還是民主。民選的總統,讓大家對政府有信心了。以前不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嗎?但我們現在信任陳時中和他的團隊。對照美國,他們對政府就很不信任,不乖。臺灣人的民族性也比較以大局為重,以社區為重。」

論及和SARS相比,臺灣在面對疫情時是否有歷時性的改變,康豹則有些擔憂的說,「政府的權力變得無限大,可以一聲令下取消所有的活動,以前SARS沒有這樣,這是歷史上沒有見過的事,雖然後來疫情獲得控制,活動慢慢也恢復了。」政府權力界限應該到哪,應該是本次COVID-19計畫中非常重要的議題,從文章裡也可以看到各種層面的討論。史語所巫毓荃的「管與不管之間」透過日治時期政府的流感對策、歐美所何之行「人權?法治?」汲取19世紀舊金山鼠疫的經驗、法律所的李建良透過「數位足跡」探究數位防疫和人權之間的平衡、人社中心詹大千則藉人流數據回推「社交距離政策的有效性」等,皆是討論防疫政策和人權之間的平衡。
 

 

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陳熙遠的構想

「人文社會學者理應從其專業的角度出發,從不同面向回應當代社會關心的議題」,擔任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陳熙遠和康豹的想法一拍即合,隨即開始規劃在原先出版實體書、配合中研院科普演講的計畫外,為這個計畫架置一個主題網站,讓成果被更多人看到。
 

◎規劃網站的初衷?

陳熙遠回想當時和康豹討論專題網站的情況,「從我接下數位文化召集人的職務,我就開始思考『數位出版』、『實體出版』這件事。究竟這兩塊怎麼合作,怎麼樣更好的展現各自的平臺優勢,並把這個環節的加到原本數位文化中心的工作流程中,我一直很想找機會試試看。」陳熙遠強調:「實體出版較能呈現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強調的是總結,呈現給讀者的是研究成果的某個切面;數位出版相較之下更靈活,可以從研究計畫一開始就開始將研究檔案建檔,不斷地動態積累,到計畫結束、實體出版後仍能繼續蒐集讀者的反饋。向群眾募知,有利知識的正向循環,對研究者來說也有益處。」

◎為何會以COVID-19作為第一個數位、實體出版協作的示範案例?

陳熙遠認為主要還是因為這個題目是目前社會最需要也最關心的議題,透過網路的散布,可以更廣泛、即刻地回應當今的社會需求。「本次專題網站嘗試在實體書出版以前先行發布,主要也是考慮到這一個層面。」從網站內容結構來看,的確也能感受到網站面向讀者、大眾的企圖心。陳熙遠進一步點開網頁選單,「站內除了院內人文社會學者的研究、相關科普演講和延伸閱讀,為了增加互動感,也設計了疫情故事的投稿和小遊戲的頁面,就是希望能開啟和大眾的對話。」

◎網站定位是?

「在網站發布前,國內外已有許多以COVID-19為主題的網站,如國立清華大學教授林文源團隊所製作的記疫 COVID19網站、德國馬克思ž普朗克研究院的History of Science ON CALL等。『是否有必要再成立一個討論COVID-19的網頁』,是我常常思索的問題。不過,中央研究院作為臺灣最高學術研究機構,的確投入許多研究能量在COVID-19:2020年2月院長廖俊智聯合國內學研單位,組成擁有13個子平臺的『COVID-19 合作平臺』,成效斐然;同年10月的院區開放更以COVID-19為主題,全院各所都配合主題舉辦線上/線下的研討會、講座、展示;『研之有物』、『中研院訊』、『中研講堂』也針對疫情做了相關回應……這些內容若不能彙整起來,十分可惜。抱持這樣的心情,我和中心同仁討論以計畫成員的10多篇文章為基底,逐步摸索打造出網站的架構。」

 

網站編輯臺的構想

本站不但是數位文化中心首次嘗試以文章為主的內容製作網頁,更是數位出版專案團隊合作的第一份工作,編輯臺、前端工程悅通工作室、網頁設計師葉恩慈,以及網頁的技術支援——數位文化中心的王祥安、許正欣、簡玉鳳、蔡玉珊、陳承臣等,都為這個網站花費了許多心思,特別是簡玉鳳,本站後臺的每一個欄位,都賴她一手建置;「武功滅疾」則由蔡玉珊、陳承臣負責。當然也很感謝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陳熙遠、執行祕書陳淑君對團隊的信任。如同召集人所言,做這個網站時大家都還在摸索,網頁也還有很多需要優化的地方,但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都會越來越好。

◎架設網站遇到的難題

預想讀者的使用行為是最困難的事,如果你的讀者年齡層範圍比較廣,可能會有『數位落差』。讀者看不懂icon,不清楚那些地方可以進一步點擊,便需要在網站上重複說明如何操作。加上手機用戶和桌機用戶的瀏覽行為其實不太一樣,是不是要專為手機用戶打造新的介面?大家會不會覺得兩者落差很大而沒有整體性?目前處理長文字比較成熟的還是媒體平臺,讀者也被這些平臺『訓練』過了,大致知道怎麼操作,所以當初在規劃時參考不少國內外的相關網站,不太一樣的是編輯臺沒有這麼多時間和人力做美術編輯,便以照片作為視覺主體。

網站的主體是研究員撰寫的專文,但若等到收到文章再建置網頁會趕不上原先的規劃,所以也是花了很多時間「預想」文章可能的模樣。在收稿之前,編輯臺一邊架設網站,一邊蒐集科普演講和延伸閱讀的素材,勾勒出專文可能的輪廓。幸好最後在進稿時和我們想像的落差不大,網頁順利建置完畢。編輯臺也要特別謝謝研究員們配合網頁效果,花了很多額外的時間提供相關素材和建議。

◎數位編輯和實體編輯的不同

本站收錄的文章皆是計畫主持人康豹悉心與各研究員討論、修改的結晶,研究員們也儘量在很短時間內,將研究改寫為科普文章,但說到數位出版和數位編輯,便不得不考慮到手機這個閱讀載具:螢幕小,滑動快,切換更快,相較紙本閱讀的步調比較緊湊。因為這個閱讀情境,編輯臺在編輯時傾向語氣比較短的句子,段落短,段落和段落之間的關係也比較弱。如果說實體書是直線性的閱讀,那麼數位世界裡的閱讀便是塊狀、更有結構性的。起承轉合拉的比較長,論證過程比較複雜的篇章,通常會被改成比較直觀和短的段落,或乾脆用圖片或圖表取代。

為了保持節奏,可以看到站內文章最常用的編輯手法是「問答」和「列舉」,也會在編輯小標時直接表明資料來源,或是該例證代表的是哪一方的舉證。在不曲解脈絡的前提下,儘量節省讀者的理解成本,是將研究文章編輯成網路文章最主要的任務。

◎實體出版的具體規劃

完整的科普文章會收錄在實體書內,預計於今年6月出版。希望這個網站和這本書能多少撫平疫情帶來的傷痛與不安。

 

編輯臺(闕宇彤、田伊婷、王怡文)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