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大家的生活或多或少都改變了,人們對數位科技的依賴加深,遠端工作、外送服務,漸漸烙印在眾人的生活習慣裡;影視產業、博物館,正慢慢適應新的展演方式。 某種程度COVID-19也提供了一個明確的回憶背景,往後思及這段時光,我們會說,全球疫情大爆發的時候,我看到了什麼,做了什麼……。 在這「後疫情時代」,趁著記憶猶新,寫下你的、他的、她的、牠的疫情故事吧。按下「投稿我的故事」,在這一刻,留下足跡。

談談1918國島水馬的漫畫

南投布農族╳政大民族學碩士

在找1918年流感的相關資料中,意外看到了國島水馬這位畫家所畫的漫畫,他將當年在臺灣發生的事情用圖畫和漫畫的方式記錄下來。在圖中可以看到阿里山發生大火,和流感嚴重到台北所有的學校都停課等資訊,不過真正引起我注意的是右下方那隻狗,是一隻臺灣土狗的樣貌,但身上寫著日文「シブクン」還有「歸順」、「蕃」等字,記著當時某個臺灣原住民族歸順日本,而「シブクン」的發音為「shi bu kun」,很像布農族語中郡群方言的「Isbukun」,在日本則被稱為「武群蕃」。

這樣將原住民族比做動物的形象,在國島水馬筆下基本上司空見慣,更可以看到日本政府跟清朝政府都將「蕃」看作「非人類」的情況,當時臺灣主流社會面臨全球的「疫情大戰」時,臺灣原住民族面對的是「討伐與殖民」,國家對於疾病的控制與殖民手段不謀而合,從原住民族的視角看到的更是國家與人的關係,那防禦和剝奪一線之隔罷了,一如這次疫情在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族,不只要防堵瘟疫,還得要防止殖民的復辟。 這些有趣的發現以及想法,與現在討論沸騰的國家公衛和人權議題進行激盪,那被國家分類,或被主流社會吸收又排斥的經驗,對原住民族來說就從沒停過。

更多原住民族故事請聽:親愛的漢人Yawi Bali

防疫期間,我舉辦了一場考試

政大中文系系辦助教,寫於鳳凰花開時。

辦完人生的第六次個人申請考試,一樣是累到說不出話。今年是我第一次辦這麼多人的筆試+面試,動員了所有系辦的夥伴和工讀生,也是第一次0人缺考(+0正夯)。

超過12小時的緊繃心情,特別這次加上從年初以來時時為了疫情會不會影響考試而擔心,一次又一次與教務處的防疫對策討論,加上我心中各種百轉千迴沙盤推演,幾乎把整棟季陶樓都借起來當備用考場。教務處應該覺得我神經病。

待繳出成績後,將近三個月的焦慮終於暫得放下。14年前,我的父母也是如此陪我南征北討。父親雖然不太支持我讀中文系,但仍陪我驅車到中央大學參加考試。仍記得中央考試後我們在路邊隨便找一家吃的魷魚羹湯是多麼食不知味。今天不到七點就到校,跟在家長考生後面,走在上山的風雨走廊,他們的緊張樣,好像又召喚了當年的我。那個陰天,我在百年四樓台文所前,看著中庭的鳳凰樹,跟我媽說,就算推甄沒考上,我指考也一定要來讀這裡。

那是我與政大中文系的起點。竟然也是十幾年過去了。

居家隔離共28天,我胖了5公斤

因為工作,不得已只能出國一趟回來再被隔離。隔離期間,不如我想地與世隔絕,可以做個清淨的隱士。每天每天,不但要上網登錄回報系統、回撥語音回報系統,接到來自防疫中心的電話、來自區公所的電話、來自社區的電話,某天早晨,我甚至收了4封簡訊(每封間隔約50分鐘)。嚴謹、令人安心,但不免覺得可以再整合一下吧,我好想要隱居。

最近除了收尾出國洽談的案子,隔離最大的安慰就只剩吃了。我算了算,在這兩個月,總共28天的居家隔離期間,我胖了5公斤。現在終於出閘,卻被小鮮肉隔離了。

因為疫情關係,即便奪冠也無法出國比賽了

可愛孩子的班導╳兒子的爸爸,寫於比賽前一天晚間。

明天是兒子小學時代的最後一場正式比賽了,從他小時候跟我一起練習,到小一開始打社區比賽,到五年級下學期臨時轉學進體育班,一直到現在,這12.5個月的時間,他從板凳慢慢找到使用方法,逐漸站穩先發。

明天就要從少棒畢業了。這場比賽兒子期待了很久,這是他唯一有機會穿上中華隊球衣的比賽。雖然因為疫情的關係,即便奪冠也無法出國比賽,但已經設定的方向仍要堅持,比賽就是這樣。

為兒子們加油!

意外的好處

宜蘭小農耕作宣傳大使寫於「險衝動購物」後。

想跟很多不愛戴口罩的宜蘭鄉親說:「戴口罩固然討厭,但真的有不少好處。」例如,買音響。

現在店裡的音響用了有15年了?快不行了,塑膠電線因為老舊變得黏黏的,接觸不良,雖然陸陸續續試著修理,但苦無辦法。下班後終於鼓起勇氣去音響店逛逛,看上一個,好美,好簡約,純白色很適合店裡的氣氛,標價上有個塗了又改的「特價」字樣。

店員來喃喃地說了一堆,也不管我是不是聽懂,似乎說是同等級最平價的選擇,又因疫情銷量不佳,所以特價。我被推銷語彙淹沒,想像法式香頌環繞店內,驅逐防疫期間的低迷買氣,啊,花的錢颼颼颼一下就賺回來了。結果,凡事都是有個but,特價是12980元,原價17980。幸好,真的感謝口罩,遮去我的孟克吶喊表情。

遠距教學,一定要學學科嗎?

兩個小孩的母親,出版社血汗勞工,寫於下載直播軟體後。

因為疫情,最近各級教育都在忙著遠距教學,甚至進化到要用直播互動方式進行。但直播學科真的有用嗎?學習一定就是要念教科書嗎?身為雙寶媽咪,真的很希望小孩在家的時候就好好看幾本小說,跳下跳繩,學學掃地,煮兩道菜。這樣不好嗎?一定要學學科嗎?一定要用3C請老師遠端把小孩綁住,以免他們亂跑或出去幫阿嬤端盤子?真心頭痛又心累。

不要被恐懼綁架,只要親愛的人在身邊

定居香港的台灣人妻,寫於晚餐飯後。

香港今天有一則傳言是從中國進口的衛生紙、米糧、罐頭、泡麵等即將斷貨,因此形成一股搶購潮。下班後我去超市採買生鮮時蔬,確實看到許多空蕩蕩的架子,比颱風要來前還誇張。

過去半年多來,這座小小的城市多災多難,街頭稍微平息之後,人們又開始對抗這場對生活的影響更加無孔不入的戰役,這次真的是誰都無法置身事外了。雖然這樣說很奇怪,但我有點慶幸自己正好是在一切騷亂開始之前搬來香港。

今晚去超市補貨,是希望接下來這段時間盡量不要外食,但是看到超市裡的末日景象,又禁不住提醒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要被恐懼綁架,只要親愛的人在身邊,可以一起喝點雞湯、吃熱呼呼的年糕,就沒什麼好擔心的。

返不返工,這是個問題

深圳高級祕書╳離鄉背井的台南女兒,深夜寫於2020農曆春節。

最近工作真的很不明朗,好多工廠都停掉了,雖然捨不得才晉升的職位、與台灣相比相對優渥的薪水,但最近真的考慮不「返工」了,好多擔任管理職的台灣人都在觀望。父母、朋友也勸我在還能拿一些錢的時候趕快離職,「疫情還未緩和,公司若強迫你回去,就離職吧!」我媽一直這樣跟我說。

但我好不容易才適應中國的氣候、生活習慣,也好不容易交了一些朋友,真的很捨不得。同事說整天待在家裡,實在太無聊了。好多從來不下廚的同事,都在抖音上學做菜,有的做著做著也出師了,註冊抖音帳號分享自己的食譜。

我們還不是最慘的,那些作業員真的很不容易,一下復工、一下停工,他們也不知道要不要回鄉。對他們來說,返鄉的成本太高。有的回去就沒錢再出來工作了。

投稿須知

歡迎來稿,分享疫情期間的生活故事。

投稿流程

  1. 請以電子郵件,將您的文章寄到covid19readersubmissions@gmail.com
  2. 在標題加註「讀者故事@您的姓名」。
  3. 來稿請在文末註明您的真實姓名與真實身分。如欲使用筆名也請標註。

注意事項

  • 您可以在文內附上參考資料、網址連結、圖片等,但請注意版權,勿有抄襲、盜用等情事。若經舉發,文責自負。
  • 本站有權決定是否刊登文章,亦有可能對標題和內文進行編修。
  • 投稿後七日內若無收到確認刊登回信,請將稿件另作他用。
  • 本站投稿並未支付稿費,但歡迎您在信中留下地址,若經刊登,我們會寄送一個限量設計口罩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