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的人文社會省思

以中研院人文社會學者的研究為視窗,重新審視此波疫情帶來的種種變化,並嘗試從過去的歷史研究中,找到可對應的處理方式。

關於COVID-19專案

在史語所研究員陳熙遠帶領下,與近史所特聘研究員康豹組織的「COVID-19人文社會科學短期研究小額補助計畫」合作,蒐集疫情爆發以來院内的人文研究、科研成果,為疫情期間中研院社會參與之目錄、入口,完整保存中研院參與社會、回饋社會的紀錄。

瘟疫、罪惡與受難儀式:臺灣送瘟習俗面面觀

華人社會認為瘟疫是一種天譴,是人犯了罪過,所以要做儀式來解決。

當時氣蔓延:中古疫病故事與「我們」的距離

《搜神後記》記載竹林七賢的王戎參加葬禮的遇鬼經驗:「安豐車中臥,忽見空中有一異物,如鳥,熟視轉大。漸近,見一乘赤馬車,一人在中,著幘赤衣,手持一斧。」

有圖來解─社交距離對於延緩COVID-19疫情的影響

使用2020年2月至4月初,共17國的本土病例資料、臺灣本土的電信公司的資料進行分析,研究臺灣疫情期間的人流變化。此波疫情的經驗,將可以作為往後防治新興傳染病上的實證參考。

遺傳?傳染?19世紀中國的兩場麻風調查

19世紀細菌學說興起前後,英國醫學界針對麻風(Leprosy)是否為傳染病所進行的研究與辯論,當時中國麻風病盛行,甚至有些西方人認為中國是麻風原鄉。本文將焦點放在西方醫界在中國、進行的兩次疾病調查,針對細菌學興起前後英國醫界如何研究這個古老疾病進行歷史回顧,考察醫學觀點、疾病調查和帝國擴張、移民與種族主義的關聯。

「防疫破口」還是「無名英雄」?新冠肺炎期間居家檢疫的污名與風險工作

引發社會憂心的「防疫破口」究竟如何成為「防疫英雄」?而他們所犧牲的,是否真的只是14天的自由?

管與不管之間:1918-1920年臺灣殖民政府的流感防治對策

在此次新冠肺炎世界大流行中,疫情嚴重國家紛紛祭出各種限制性公共衛生措施。在不同脈絡中,面對類似疫情,可能會有很不一樣的防疫對策,引發不同的爭議,歷史上的例子並不難尋。就在約一百年前,一場在許多方面與今日新冠肺炎類似的流行性感冒流行,席捲了全世界,臺灣也不能倖免……

遊走在疫情熱點與人權紅線的數位足跡

試從「事實」與「規範」的角度切入,一方面呈現政府部門如何建立並掌控人民「數位足跡」的實況與面向,展示智慧防疫下的「疫情熱點」;另方面分析這些措施是否越過人權保障的紅線、法律可以扮演何種角色,以及在面對「智慧政府」的「數位防疫」時,我們可以有哪些觀察的視角與思考的觀點。

臺灣一線醫護人員 COVID-19的臨床敘事

2020年COVID-19疫情帶來全球性的衝擊與影響,面對具感染性不可知的病毒,首當其衝的正是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基於對醫療專業的使命感,他們穿著厚重的防護衣,暴露在高感染的風險中,還必須面對與家人隔離的心理壓力,甚至有的醫護人員早已事先寫下遺書……

貧富之疫:臺灣疫情期間的貧富差距

在全球疫情仍未能有效緩解之際,流行病與貧富差距的關聯也成為學界與輿論關注的議題。例如,COVID-19與各國或不同城市、社區之貧富差距的關係為何?疫情會使一國貧富差距變得更嚴重嗎?貧富差距較大的國家更容易使疫情擴散?

新冠肺炎的社會衝擊——跨國分析比較

從臺灣出發,克服語言障礙,以12種語言向世界收問卷。透過全球網路問卷調查追蹤,分析世界各地人民在新冠肺炎流行的不同時期,各種社會行為面向上的歷時性改變,並針對不同國家或地區、不同隔離狀態,進行比較。

世紀之疫―重訪百年前的臺灣流感

以1918至1920年的流行性感冒疫情為焦點,從官方檔案、醫學期刊、新聞報導、文學文本、歌謠俗諺、寫真圖像及統計資料等多元史料,重新回顧百年前西班牙流感在殖民地臺灣所造成的公衛危機及社會影響。

要錢?要命?COVID-19對經濟的衝擊

COVID-19是近代史上,影響人類生活最為劇烈的一場瘟疫,對世界各國不論在生命安全、醫療體系、政治、社會與經濟等面向都產生巨大的衝擊。如何在經濟損失(要錢?)與生命流逝(要命?)上做出權衡,是各國人民與政府的困難課題。

狼來了與替罪羊:新冠病毒恐慌中的社會寓言

防疫指揮官陳時中強調:「放棄人權,我們會喪失更多。」2020年,在臺灣的防疫治理中,社會付出了什麼人權代價?我們是否願意讓這些代價成為有益於未來社會的寓言訓示?

疫情訊息透明度與防疫政策成效評估

我國政府能夠成功防止COVID-19於境內擴散,在於疫情訊息的高度透明化,建立了民眾對於政府防疫政策的信任,而且願意遵守防疫措施,從而降低疫情進一步擴大的可能性。本文透過分析於2020年12月針對臺灣民眾所進行的網路民調,發現民眾對於疫情訊息透明度的評估,有助於民眾降低對於自身染病風險的評估,同時也提升民眾對於政府防疫成果的評價和滿意度。

人權?法治?防疫下如何權衡?一個哲學、歷史與科技防疫的反思

「個人權利」與「公共利益」之間的權衡拉鋸,不僅是長久以來政治哲學家所關心的課題,也反映了現代公共衛生倫理思辨的核心。然而,究竟何謂「公共」?這個集體性所代表的又是誰的利益?當集體利益與個人權利有所衝突時,究竟應該如何權衡,才能在兩者之間找到適當的衡平之處?

武漢肺炎臺灣防疫紀錄

武漢肺炎2020年1月爆發以來,至12月31日止全球已有超過八千七百萬人確診、一百八十萬人死亡。臺灣鄰近疫情源頭,中國疫情一爆發,國人立即如履薄冰。而且SARS的經驗不遠,武漢應對疫情的慌亂反應,更加深國人的憂慮與緊張。也因為國人的警覺與重視,對武漢病毒的紀錄很早開始,而且一路下來有豐富的累積。這篇文章主要分成兩部分:國人對於防疫經驗的紀錄,並提供本人作為醫學史、世界史學者的訪談與紀錄。

想像釋放病毒的自己?防疫口罩的反覆誕生與臺美口罩文化的差異,1910-2020

「透過追溯歷史上兩次「發明」防疫口罩的疫病大流行──滿洲鼠疫(1910-11) 與西班牙流感(1918-20) ,本文將凸顯一個有助於理解臺灣與美國口罩文化差異的歷史線索,那正是本文的標題:您是否曾想像正在釋放病毒的自己?

瘟疫的文學再現與生命反思

此怪客正是紅死病,如小偷般趁著黑夜溜進這固若金湯的城堡,那群歡樂中的男女一個接一個倒在血泊裡。於是,在午夜時分的黑屋內,時鐘靜止,盆火熄滅,黑暗、衰敗和紅死病從此君臨一切,永無盡期。

公共衛生危機下的知識開放取用

本文以「知識開放取用」(Open Access to Knowledge) 的角度,檢視報導在新冠病毒全球大傳染當下,公共衛生資訊以及疫情基本資料的取得和使用議題。同時強調共同研究設施以及資料互惠使用的重要,以及研究機構在建置維護數位儲存庫的任務,最後介紹中央研究院在推展知識開放取用的一些工作。

更多探索

計畫團隊共19位作者撰寫的科普文章。

以COVID-19為主題的數位物件展覽。

計畫團隊作者群的科普演講影音記錄。

彙整中研院內疫情期間的相關資訊。

更多與疾病、醫療、臺灣社會相關的閱讀資料。

本站讀者分享疫情期間的生活故事。

翻牌小遊戲,跟著《八段錦》一起強身健體。

COVID-19專案的計畫緣起和目標。